Jmao

跟着电影学写作之《无间道Ⅰ》

学习一下

江南的故事酒馆:



文=独居江南
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江南的故事酒馆




前天中午,随手点开了《无间道Ⅰ》,准备用来下饭,但没想到自己仍然被这部十几年前的港片给吸引住了。经典的电影可以跨越时代,常看常新,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新的启示。


以前看电影,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情节中,但现在看电影,我经常会抽离出来,停下来想一想:这个画面对推动情节有什么作用?这句台词是否语藏机锋?这个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?从普通观众的视角切换到创作者视角来看电影,结果完全不一样。


其实电影和文学原本就有相通之处,很多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,我自己也经常把喜欢的电影改写成故事。小说用文字来讲故事,而电影则用画面讲故事,但最终的目的都一样:讲一个精彩的故事,传递创作者的意图。既然殊途同归,我们写作时完全可以借鉴一下创作电影的手法。下面就以《无间道Ⅰ》为例,来讲一讲如何通过看电影来学写作。


1、通过场景、人物、台词营造宿命感


《无间道Ⅰ》是一部宿命感很强的电影,两个交错了身份的年轻人,在反复追寻自我的过程中,意外地让警与匪、正与恶以及彼此的命运紧密地咬合在了一起,然后一起推动齿轮的转动,最终再也无法回头。


其实很多小说也喜欢表达这种宿命感,我们先来看看电影的开头是怎样表现的。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是几个狰牙狞目的神像特写,接着一段俯拍寺庙的镜头。然后是韩琛(曾志伟)拜佛的背影,之后他转过身后就给自己的小马仔们讲了一段话。






这一段先是通过寺庙,以及各种细节营造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。然后通过韩琛和马仔们的对话来揭示主题。场景和人物相互呼应,最后借着韩琛和马仔们一起干杯的这个动作,让这个场景中的宿命感达到了一种高潮,从而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。


事实上,从刘健明(陈冠希)举起杯的那一刻开始,他的命运就已经不由自己决定,从此跌入无间地狱。


仔细拆解这一段,会得到以下的元素:


场景:寺庙以及寺庙的各种细节(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变得虔诚恭顺)


人物:黑社会老大(说一不二)和他的马仔们(站在命运的转折点,即将被送去警校卧底)


台词:我们出来跑江湖的,是生是死,由你们自己决定。(带有强烈的命运感)


分析完之后,我们就知道了,写作时要在一段话中表达一种宿命感,需要以下三种元素:


带有暗示性的地点+站在命运转折点的人物+谶语


在具体应用时,我们可以根故事的设定灵活操作。地点不一定要是寺庙,也可以是荒山野岭、破旧古宅或村头榕树下。说谶语的人也可以是算命先生、疯子、老人或小孩。


事实上,这种技巧在各种小说中经常见到,比如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的《生死桥》:


算卦的老太监闭上眼睛。啊,黄昏笼罩下来了,疲倦又笼罩了他,他有点蔫不卿的,委靡了。只管把玩手中的卦,十分不耐烦。


“不算了。年纪轻轻的,算什么卦?”王老公说。


“老公骗人,老公说话不算数!”


三个孩子都气了。


老人闹不过,推了两三回,终妥协了:


“好好好。我说,我说。不过也许要不准的。


“您说吧,我们都听您的。”怀玉道。


“——一个是,生不如死。一个是,死不如生。”王老公老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,暧昧的表情。是你们逼我的,我不想泄漏的:“还有一个,是先死后生。”


上面这段话出自《生死桥》的第一章,地点也是在一个古庙里,说谶语的是一个老太监。算命之后李碧华就开始一步一步铺排小说中的三个主角的命运,结局当然是被老太监给说中啦!


2、通过配角来推动情节发展


《无间道Ⅰ》中,刘健明(刘德华)的女友Mary(郑秀文)的职业是作家,和刘交往时正在写一本小说。小说的男主一共有28种性格,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演戏,最后演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。很明显,Mary这个角色以及职业设定都是为了服务于刘建明这个角色。



每当Mary向刘健明讨论自己小说的情节,说自己都搞不清楚男主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时,都是对一直挣扎在黑白之间的刘健明心理上的一次巨大冲击,甚至可以说是灵魂的拷问。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,刘健明也再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。



Mary写的小说,和刘健明的真实人生,形成一种虚实相交的互文,在扩张了戏剧张力的同时,也促使刘健明在好与坏中作出选择,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。


同样的案例还有莎朗斯通主演的《本能》,女主一边杀人一边写杀人的小说,带来双重的刺激。


如果你在构思小说时,不知如何去驱动主角作出选择,可以参考一下这个电影。


3、通过隐藏的伏笔让故事更有韵味


《无间道Ⅰ》中,有一段这样的情节。


陈永仁(梁朝伟)在街上偶遇前女友May(萧亚轩)和她女儿。陈永仁问她,你女儿今年几岁啊?May告诉他,她今年五岁。等到陈永仁走远了,女儿说,妈咪,我今年六岁了。May低下头对女儿说,Sorry,妈咪经常搞错。



这是电影中的一小段,很多观众看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。直到电影结束,在陈永仁的葬礼上,May带着女儿出现,并哭得梨花带雨。观众才突然明白过来,事实上,May根本没有结婚,她从来没有忘情于陈永仁。她并非不记得女儿的年纪,而是故意说错,因为和陈永仁在一起时就已经怀孕了(《无间道Ⅱ》中有这个情节),如果说六岁,陈永仁就会知道,其实眼前的小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。




电影从来就没有在明处表达小女孩是陈永仁的女儿,只是通过隐藏的伏笔让观众去发现。但这样反而让整个故事余韵悠扬。


《无间道Ⅰ》这部电影真的很经典,可供挖掘的点还有很多。我写下这个此文只为抛砖引玉,最终想要告诉你的是,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,我们看过的每一部电影,听过的每一首歌,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不要浪费掉,要有意识的将这些输入转化成输出,让它们反哺我们的写作。




延伸阅读:


朝圣《志明与春娇》取景地


https://djjn2013.lofter.com/post/39706_b46f5ca




朝圣《无间道》取景地


https://djjn2013.lofter.com/post/39706_b3921da

评论

热度(78)